【暴言集】《世界最高最強(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婚姻》連載前預防針
【雜談】02
前言
《世界最高最強(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婚姻》,是作者先生嚴謹說來第一次正規出道(雖然是自主宣告)的寫作產品、第二部有打算成書的原創作品。本作基本定位為青年向、短篇連續主線、劃錯重點與超展開,擁有男女關係、超級機械人與魔法要素,同時政治正確性上十分不盡人意的落在詭異的位置,屬於個人暴言的委婉大集合。
本篇是在各色評論與日常發文得罪(事實)的冤親債主上門「指教」、讀者想要接觸作品世界前的預防針與門神文;也算是作者對之前所有作品的總覺悟。基於作者以死論,我只會告訴你「我不這麼做」的理由,是否接受與未來仍要以此「指教」,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且我不會在完成後接受任何訪問談論劇情看法,請自行揣摩並想像。
你所需要知道的幾件事情─
女主角粉絲服務是全部女性人物最低;甚至有去萌與反俗世色慾的設計。核心的殺必死全部交給配角演出。
我行文的特色之一:不浪費主要人物在不重要的故事上。因此一特質,女主角只有兩次可能會被歸納於沙必死的畫面與橋段,尺度捏拿是所有人物中最健全,同時也是最保守的。
女主角基本上被我定位於「封閉自己改變可能的鐵處女禁錮者」,極度的壁壘特徵和矜持,使得傳達出來的情感都會被扭曲;而摻雜上家庭灌注的規制、對自身過往的憎惡、生命的負面情緒與情緒失控的自我御制枷鎖,更強化了這種抗拒感。受人討厭是我要的感官,所以請盡情討厭她;因為對她來說,全世界只有一個人能夠全部接受這樣的自己,有存在的意義就夠了。
正因為此,女主角在多數的時間只會表現出好強而且過分執著的外表;殺必死這種帶有討好要素的橋段自然被作為作者的我「斃死」在選項上。配角較沒有這種負擔,所以如果真心要在這部作品中找到「雞點」,請注意那些戲份較多的配角吧。
不要期待男主角,他只是個科學園區工程師,上班上到壞掉、但是卻想要借用這種壞掉來逃避或阻絕世界的那種。他是個不負責任的最低混球。
清楚知道自己成為大家想要、符合畢業形象的科學園區工程師的男主角,在過去的成長過程中因為看穿了長輩需要的虛榮,又自己能提供滿足而藉此勒索、索求無度。然而這種幼稚又混雜著陰險的交易中就會有盡頭,他一面被社會鼓勵變成這樣的人─而且真的是個有才能的菁英─卻一面不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所以最後在長輩要求結婚時終於碰到了懲罰。
他演不下去了。但為了力抗這個要求,唯一的辦法是把自己能扮演、過去符合標準的樣子演得更為過火用力才行。成為一位超越上班族的上班族,社畜中的社畜,並藉由金錢、社會地位想像來壓制對手,是男主角唯一能做的事情。可悲的樣子,絕對不值得人同情。
而正因為不想,也不知道要不要進入婚姻;不確定感情的展開存在,也沒有機會嘗試感情的路線,所以他和女主角的關係維持著魔法契約層級、社會法定不存在承認的婚姻狀態。兩個人某種程度上互相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對對方索求想要的東西,雙方卻也竟然都能達到這種穩定狀態;故,這是最差也最不可能結合的「婚姻」。
劇情中,男主角會因為一個很本能、近乎反射的理由開始「理性解決」感情的問題─這是他改變的契機;同時兩人也將有所變化。畢竟感情不是用理性和算計可以獲得解決的存在。至於讀者的你會不會看到這一刻?
我不是你,你自己回答。
女主角真的是人物中我方最強。作者說到做到不吃書;我也不欠這纖維素。
標題都這樣寫了,所以能讓僅次「大魔法」的絕對最強存在、魔神之首巴力選擇代言的女主角苦戰的對手,一律都是傳統想像的魔王等級。
雖然故事中還是有對女主角與魔神做出強度限制,但女主角只要正式進入戰鬥,扣除暗算與特殊手段,只有在魔王戰中拿過一次敗北;魔王是誰?前面的段落已經提到了那個名詞,剩下就請大家去故事中找吧。
為什麼婚姻會牽涉到戰鬥?超展開劇無所不能。
試想男主角結婚─應該說默認婚姻狀態─的對象是魔法圈公認當前能找到最強的代表,不會有麻煩上身才怪。
本作中若一個智人的生理與心理性向同時是男性的話,就是魔法的廢渣、心理女性的魔力電池。很遺憾:男主角不幸就是這樣下等的垃圾。正因為自己不服輸、也不想要依賴女主角想獨當一面,所以以最弱凡人和科學認知為基礎,他將要對抗整個魔法世界的強襲、巧妙地在人話和鬼話之間玩弄政治。
你可以把男主角當作懂得政治操作抵抗父親概念的靛真嗣。他就是所有那些彆扭青少年動畫主角未來身體和經驗都隨時間長大,但內裡維持原樣的最差勁版本。
很抱歉,一個正常人長大的過程中,拯救世界不會是可能發展的選項。所以少年懷抱著自己有能的期望─想要改變世界的願望變成了大人,壓入社會要求的有用齒輪行列。
保證互相傷害是本作最常出現的議題。
沒有任何人相處不會觸碰到對方的痛點;認識是一種過程。若在感情或體制中,只是一方消極的忍受對方的試探卻無法設置出自己的底線時,這樣的架構用掠奪一詞還太過客氣,更甚者有奴役的嫌疑。
自我防衛是動物的本能。所以當受到侵害時,反擊就成為一種義務。只有鬥爭與表達並達成新的平衡,才能讓雙方彼此理解尊重;也正因為戰鬥是存在的,自然沒有勞者不獲或不勞而獲的問題。制定戰術的短程目標、抗爭奪取長期的優勢,即使是力量極端懸殊的世界也能找到生存的方式、弱者也有自主和選擇的權利,便成為了本作最重要的構成關鍵字。
當然,既然有抗爭、戰鬥和抵抗,自然有折損、死亡與退場;同時,獲得後的腐敗與消極也伴隨著抗爭燃燒的火炬在陰影間徘徊。換位置同時更換了腦袋的劇情,是推動抗爭和戰鬥不該止息、和平永不降臨的關鍵。這直接決定了故事最後的最終結局;請務必記得這點。
魔法不是萬能,沒有魔法也不會萬萬不能。
故事中有許多解釋劇中當下的魔法為何屬性和種類有偏頗和缺失的原因─之所以不採用完全架空世界,反而刻意讓男女主角彷彿世界精神分裂的存在著不同的職業與狀態,便是為了強調「魔法的有限」。
魔力有限、魔法的條件極高。不是每個魔法使都能輕易的驅使魔法替自身服務─付出並考量天賦,個人抵達的高度也自然不同。一個純粹只有魔法的世界若高度不足,則人的前途和生命都被限制;此顯然不符合現在社會追求的多元。為此,科學就成為了魔法外,人類對真理追求的終極挑戰和邊疆。科學把魔法帶給了世界不再獨斷;魔法不再純粹而必要,所有人類都能平等的生存,是故事所追求的目標。
或許在成為理想世界前有許多傷害、仇恨在縫隙中累積,但作為人類而在世界中存活下去、反省和共生便成為絕對的必然。
性可以是武器,愛可單存而純粹。
人類不可能完全去除武裝而達到靜止永恆的和平,鬥爭是無盡的華爾滋;既然武裝這種東西沒有固定形體,肉身的任何形式也就不怎麼意外了。只有使用武器的人知道武器怎麼來、又該如何達成目標。女性的性和男性的性都可以任意由意志驅動成為傷害他者的物件,那更是平常也不過的事實。
當然,既然把姓和愛分了開來,就意味著愛能夠自己單獨存在;那是展示柔軟、肯定和包容的樣貌。性不一定要伴隨著愛,愛也不需要綑綁著性。女主角之所以被形容為「鐵處女」、男主角則始終保持著「處男」,便是要驗證這一點而做的嘗試。
當愛超過了所有的東西的時刻,連性都不需要便能夠心意相通。最差的組合卻是最強最高的婚姻─標題這樣寫應該十分的......淺顯易懂?
為什麼宣傳盡量不提台灣?
如果說了是台灣所以就會變成台灣的作品,那也未免太奇怪了。只有在台灣並且觀察社會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真正的代表台灣,既然已經是奠基於此一事實之上,我又何必宣傳主打台灣?
我們的社會已經存在了太多純粹「為了台灣而台灣」、「因為台灣你就會買」的產品。而這些產物中,有哪一個真的能長久又獲得好評、而且能輸出國外介紹並代表台灣?與其要質疑是否台灣,宣傳要不要台灣,等不等值愛台灣,麻煩舉個ACG創作領域真格有規模的例子─若真有規模、真有能量,台灣絕對會比現在好上不少。